您的位置: 首页  实验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

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发布日期: 2015-07-20   浏览次数 21
 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一、学科专业教育类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1. 培养目标

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能力和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与应用技术的开发能力。

2. 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①信息系统开发工具

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

③信息系统审计专业模拟

④专业课程内实验

3. 基本要求与成绩评定学科综合实验与专业项目实验

信息系统开发工具

一、教学目标      
    《信息系统开发工具》是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工具,具有从事应用系统开发的技术与能力。《信息系统开发工具》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开发有机地进行结合,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技术与工具运用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实验一】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1)根据选定的题目和要求,在充分理解任务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应用系统的功能模块的总体结构,并根据模块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和综合。要求模块划分时应尽可能使每一个模块的功能简单、明确。

2)认真阅读题目,仔细分析,确定所选课题要实现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功能要求。

3)用树型结构图表达出系统的功能结构。

(二)实习(实验)目的

学会运用模块化的思想,通过模块分解确定信息掌握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并能用树型结构图加以描述。

 

【实验二】  数据库设计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根据所选题目,分析和识别出所要设计的信息系统中要处理的各个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能借助于ER图加以描述,从而建立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数据库理论,设计并优化数据库模式,进而建立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1)预习有关数据库设计知识

2)能正确运用ER图建立系统的概念模型

3)能正确将ER图中的实体及其关系转换为一系列数据库模式

4)能根据关系数据库理论对数据库模式进行优化

(二)实习(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

 

【实验三】  数据库结构的实现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根据实验二所建立的数据库逻辑模型,在选定的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如VFPSQL SERVER等),实现具体的数据库的建立。包括数据库的创建、各个表的创建、测试数据的准备、有关主、外键的设置、索引的创建等。

(二)实习(实验)目的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某一种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主要是数据库的建立、表结构的创建、关键字的设置、索引的创建等。

 

【实验四】  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根据实验一所设计的各个系统功能模块,用你所掌握的开发工具完成每一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

1)预习有关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各种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特别是与数据库系统开发的有关控件的使用。

2)熟悉有关程序设计语言并能熟练使用

(二)实习(实验)目的

1)学会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

2)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有关控件,主要是关键属性的设置

3)掌握事件代码的编写和功能模块的调试

 

【实验五】   系统的试运行(总调)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将前面实验完成的各个系统功能模块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功能的整体测试,以决定是否达到设计目标。若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如系统运行异常、缺少必须的重要功能等)需找到原因并及时加以解决。若试运行正常,可申请验收。

能将整个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联合起来加以调试。要求系统能完成实验一中所列的主要功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整体运行流畅,功能比较完善,容错性强,易用,界面美观。

(四)实习(实验)目的

    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以及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六】  系统演示和答辩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所设计的系统软件符合所选题目要求。 每个小组实地演示自己完成的软件,接受指导老师必要的提问并给出积极的回答。

(二)实习(实验)目的

1)通过系统实际运行的演示,确定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是否完成了题目规定的功能要求。

2)通过必要的答辩,鉴别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配以及各自的完成情况。

 

三、学习要求

信息系统开发工具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达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同时,使学生的工作规范和科学作风得到培养。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独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实现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得到功能完整的软件,学会调试程序,对设计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最终能够提交系统开发和设计文档,提高科技论文和文档的撰写能力。

四、教学要求     

本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如下:

1)独立进行系统需求调查,确定系统功能;

2)独立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业务流程分析,确定系统业务处理流程;

3)用C#独立进行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

4)认真阅读实习的有关内容,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老师联系与沟通;

5)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课程设计的时间计划,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

6)严格遵守课程设计时间的有关规定。

7)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对题目要有需求分析,将题目中要求的功能进行叙述分析,并把系统的功能分成几个模块,通过主菜单和分级菜单调用题目中要求的系统,源程序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化要求,并有适当的注解语句。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教学目标

《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通过案例设计,让学生切实体验一个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进一步将学过的各课程知识能够关联成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增强今后的独立工作能力;缩短院校教学与社会上IT行业要求的距离;进一步加深理解已学的各课程知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两周的专业实习,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开发有机地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实验一】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的准备和学习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1)结合以往所学知识,通过图书馆或上网查询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的有关资料,熟悉和了解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的种类与特点;

2)选择并学习、熟悉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常用工具软件,如MS ProjectMicrosoft Visio, Rational Rose, PowerDesignerErwin等,能够在后期模拟项目中熟练使用。

 3)选择并熟悉一种程序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Power BuilderDelphi等)或数据库管理系统(VFPMS SQL SeverOracle等)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巩固先修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了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常用技术和工具;

3)掌握一种常用的系统开发工具的使用,为后续的模拟项目的开发工作做前期的准备。

 

【实验二】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认识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1)结合所学课程,通过图书馆或上网检索相关网站,了解当前流行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

2)结合所学课程,通过图书馆或上网查询信息系统建设的案例,或参阅教材第9章《贝斯特工程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了解系统开发的基本内容、常用技术与方法;

3)针对选题,分析该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发展的作用,确定开发该信息系统的策略、开发方式以及开发方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组织中常见的信息系统;

2)熟悉和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3)了解和熟悉信息系统开发历史及信息系统开发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实验三】  信息系统规划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1)通过对选题的初步调查,利用系统规划方法如BSPCSF等进行系统的规划,给出系统的总体结构。

2)利用所选软件(MS Project等)做出开发该信息系统的进度表以及人员分工安排表。

(二)实验目的

1)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要求和特点;

2)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项目规划的方法;

3)学会在实际项目中应用项目管理工具。

 

【实验四】信息系统分析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1)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2)在详细调查基础上,给出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3)绘制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图;

4)绘制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5)编制信息系统的数据字典;

6)进行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分析,构建系统的数据库概念模型,绘制系统的实体关系图;

7)依据模板,编写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说明书。

(二)实验目的

1)理解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2)掌握需求调查技术;

3)学会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编写;

4)初步掌握分析阶段建模技术的使用;

5)学会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

【实验五】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进行系统的总体结构的设计:绘制新系统功能结构图和模块结构图;

(二)实验目的

理解和掌握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目标、方法和内容;

 

【实验六】  信息系统详细设计和实施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1)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如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和人机对话设计等。

2)进行系统的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设计。

3)进行处理过程设计,编制出每个模块的程序流程图和数据存取需求。

4)建立系统原型。

(三)实验目的

1)理解信息系统详细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理解和掌握如何将数据库设计中的E-R实体联系图转化为关系模型以及数据库物理结构的设计。

 

三、学习要求

1.在专业模拟实习之前,学生应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掌握组织、管理、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它们与信息系统的联系,掌握信息系统开发及维护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

2.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每一个学生认真学习模拟实习大纲、模拟实习计划和模拟实习指导书。了解该模拟实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3.该模拟实习是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和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因此要求学生应注意体会各课程之间知识点的关联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期所学习的知识。

4.通过开发实际的信息系统,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调查方法、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程序设计能力,学会规范地撰写开发文档。

5.由于开发信息系统是由小组承担的,因此要求学生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认真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并配合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开发任务。

四、教学要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专业模拟实习是实践性课程,开课之前,教师要求制定好相应的模拟实习大纲、模拟实习计划以及模拟实习指导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根据所学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指定选题或自选题,完成某一信息系统实例的开发过程。

实际操作中,将学生分成4-5人开发小组,每个小组确定选题后进行组织的结构、业务过程的调研,基本确定信息系统的结构后,进行小组成员的工作分工。开发小组分阶段、分步骤协作完成整个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使用规范的工具依据提供的文档模板撰写各阶段文档,最后打印装订成册上交。在课程结束时,由3名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组织开发小组进行交叉答辩。

 

 

信息系统审计专业模拟

一、教学目标

信息系统审计专业模拟结合《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信息安全》、《数据采集与审计》等课程内容,利用实验素材,完成给定的信息系统审计任务,并针对给定的被审计信息系统,完成信息系统审计方案的编制、制定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流程、实施审计工作、完善工作文档、形成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培养学生专业培养方向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实验一】   审前准备和撰写审计计划 4学时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为将要开实施的审计项目制订明确、详细的审计计划。审计计划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部分:

1.    项目背景;

2.    风险分析和审计事项;

3.    审计方法和步骤。

(二)实习(实验)目的

1.理解审计计划的作用

2.熟悉如何制定设计计划的方法

3.掌握如何将业务目标转化为审计目标

 

【实验二】   编制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调查表 4学时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为将要开发的系统作出明确、详细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调查表。调查表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部分:

1.    系统的名称;

2.    主要调查问题和问卷;

3.    调查结果分析。

4.    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二)实习(实验)目的

1.理解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2.熟悉制订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调查表的方法

3.掌握如何结合审计目标建立风险控制调查表

 

【实验三】   使用VISIO,编制系统流程图

(一) 实验内容与要求

为分析的系统使用VISIO建立风险分析的流程图

(二)实习(实验)目的

1.理解风险分析在审计项目中的重要性

2.熟悉风险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掌握如何使用VISIO描述风险点和控制

 

【实验四】   模拟审计项目实施

(一) 实验内容与要求

1.使用AO2011项目管理功能进行项目建立、修改、导入和导出等操作

2.使用AO2011数据采集功能的进行多种类型数据的采集

3.使用AO2011审计帐表分析功能进行财务数据分析

4.使用AO2011审计数据分析功能进行业务数据分析

5.使用AO2011审计数据抽样功能进行数据抽样

6.使用AO2011审计审计底稿功能建立证据、底稿。

7.使用AO2011审计数据报表功能进行报表生成

5.综合应用设计

(二)实习(实验)目的

1.熟悉AO2011项目管理功能的使用

2.熟悉AO2011数据采集功能的使用

3.熟悉AO2011审计帐表分析功能的使用

4.熟悉AO2011审计数据分析功能的使用

5.熟悉AO2011审计数据抽样功能的使用

6.熟悉AO2011审计审计底稿功能的使用

7.熟悉AO2011审计数据报表功能的使用

三、学习要求

1.         独立进行系统需求调查,制定审计计划

2.         分析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审计重点;

3.         编写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调查表;

4.         掌握主流的审计软件,掌握利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的能力

5.         编写审计报告

6.         认真阅读实习的有关内容,有问题及时、主动通过各种方式与指导教师联系与沟通;

7.         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时间,安排好实习的时间计划,并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检测自己的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向教师汇报。

8.        严格遵守实习时间的有关规定

四、教学要求

1.         指导老师要求熟悉审计业务流程

2.         指导老师要求熟悉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3.         指导老师要求熟悉主流的审计软件,和利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的能力

4.         在课程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求班主任经常到班了解该班学生的出勤情况,指导老师也必须每天不定时进行考勤,并将考勤记录也作为最终课程考核的一个参考标准。

5.         为了保证本次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要求学生进行实习的机房硬件配置良好,工作无故障。若有问题,需及时予以解决。而且,若不需要访问外网,请断开网络连接。软件要求:操作系统AO2011Visio;办公软件为Office 2000200320072010中文版。

 

二、学生自选课程类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1. 培养目标

…………

2. 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

3. 基本要求与成绩评定

…………

三、毕业环节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1. 培养目标

通过毕业环节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使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实现从“知识型学生”到“能力型人才”的转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强化创业就业教育,启发学生创新、冒险精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从“能力型人才”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转变。

2. 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

①创业就业教育

②学年论文

③毕业实习

④毕业论文

3. 基本要求与成绩评定

学年论文

一、教学目标

学年论文实践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术论文写作实践,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初步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基本方法,逐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较为成熟的学术思维方式,为今后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理论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阅读有关文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三、教学计划

学生应在大三及大四学年度的第二学期,根据教务处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总体安排,在指导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撰写学年论文,并交指导老师评审,成绩由信管系汇总交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1.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所学的知识。

2.选题应具综合性,尽量避免使用虚拟题目,积极更新或改革传统题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我院“创新培养模式”中的方向,选择自己有研究、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作为课题。

3.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根据学生程度不一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难度,份量适当的题目,使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完成规定的任务。

四、教学要求

1.发扬优良学风,坚持道德自律。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一旦发现,该学年论文成绩一律以零分计;并在全系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纪律处分。

2.论文观点要明确,有见地,论证充分有力,逻辑严密,结构层次清楚,语言表达要清楚明了。

3.学年论文按照系部确定的统一格式用 A4 打印纸打印。

4.学年论文的字数以 5000 左右为宜。

5.按时完成,按时交纳,否则不予评阅。

五、成绩评定   

学生的学年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教师评定等级综合评定。

 

毕业实习

一、教学目标

毕业实习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高素质管理科学与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毕业实习有助于大学生与社会、与企业的双向了解;通过身临其境对自己即将工作的岗位、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有个心理上的准备;可以检验学生通过近四年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否具备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将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融会贯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为指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第一手经验资料。

二、实习内容

1.调查式实习:即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实习方式,到具体企业进行实际的调查和学习,了解企业的概况、企业管理体系尤其是信息管理相关系统的详细功能和运作情况。 

2.实作式实习:针对信管专业特征和网络发展提供的大量机会,学生可进行实际运作式的实习,为将来毕业后的自己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3.打工式实习:通过到对口的单位进行短期的打工,从而真正体会到企业经营和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三、教学计划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主要实习单位的类型为:软件开发司,大型企业信息管理部门、ERP事业部,互联网公司,等。鼓励学生根据就业意向自己联系单位实习(要有单位接收函)。

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进行,时间为 68 周。 老师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 1 次。

四、教学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1)在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学院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参加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圆满完成实习计划任务和实习单位交给的各项工作,并结合专业为企业提建议。

2)虚心求教,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和操作。

3)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实习结束后一周内写出实习报告连同笔记交学院指导教师,作为评审实习成绩的依据。

4)毕业实习的具体内容要结合实习单位具体情况,由实习单位统筹安排。

5)严格遵守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集体劳动,主动做好清扫卫生等各项服务性工作。

6)严格考勤制度,不得迟到、早退,有事提前请假(病假急诊除外,但必须出具急诊证明)。一天以内由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实习小组组长批准;二天以内由学院指导教师批准;三天以上需经系或教研室领导批准报教务处备案;病假需有医生证明。违反上述规定,按旷课处理(每天为 8个课时)。

7)实习期间,确保人身安全,做好资料、信息保密工作。

8)实习结束,由实习单位做出鉴定,盖章后交学院指导教师。

9)实习结束,要求写出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审后列入学生的成绩档案。

2.对学习指导教师的要求 

1)实习指导教师要提前下单位,了解和熟悉实习单位情况,会同实习单位负责人共同拟定实习进度计划。

2)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严格要求同学、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实际、虚心求学。

3)学生实习期间违反纪律或犯有其他错误,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性质严重者可令其停止实习、送返学校。

4)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安全。

5)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考核工作、批阅实习报告,并推荐优秀实习成果。

6)实习指导教师要主动向实习单位负责实习的领导人汇报实习情况,取得实习单位的支持和指导,搞好企校关系。

3.对实习报告的要求

1)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2)实习报告不同于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应针对实习单位的情况展开。

3)实习报告的上交时间为(实习结束后一周内)。

学生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完成实习任务,未完成实习者或不合格者,不能取得实习学分。学生实习成绩评定应由实习指导小组、实习单位有关人员、学生干部,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合格以上者应给予相应学分。

 

毕业论文

 

一、教学目标

毕业论文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高素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毕业论文的目的是检查和培养学生掌握信管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谨踏实的科学工作作风。

通过毕业论文有助于大学生与社会、与企业的双向了解;可以检验学生通过近四年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否具备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否具备了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教学内容

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符的论题,撰写符合要求的学位

论文一篇。选题的具体要求:

1.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所学的知识。

2.课题应具专业性与针对性,尽量避免使用虚拟题目,积极更新或改革传统题目。根据 “创新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结合学年论文选题及学生所在创新实践团队的专题领域,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已有研究、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作为课题。经教研室集体讨论确定,以保证题目的深度、广度、工作量的合理性。

3.鼓励学生选择横跨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毕业论文题目,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长,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一批精品论文。

4.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根据学生程度不一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难度,份量适当的题目,使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完成规定的任务。

5.毕业论文课题任务书应尽早下达,一般要求毕业前一学期初下达给学生,以便让学生及早准备。指导教师向学生传达毕业论文的有关要求及管理规定,为学生指定、提供有关参考书目或文献资料。

6.学生确定选题范围后,院、系确定指导教师,不得随意变更。

7.指导教师与学生确定题目,由院、系审定,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备案。

三、教学计划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于第七学期初将毕业论文选题向学生公布,并将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学生应于毕业论文工作开始前完成文献阅读、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集中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不少于 8 周。

四、教学要求

1.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应本着教书育人的宗旨,在对毕业论文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工作作风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1)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兼顾指导教师本人的科研情况和科研水平安排指导任务。

2)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拟定毕业论文课题,下达任务书,制定指导计划和工作程序,并严格执行。根据任务书,与学生共同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明确“阶段工作内容” ,并采取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原则上每周必须仔细检查一次。

指导学生写出开题报告、翻译外文并给予评阅。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撰写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给出评语。

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论文,并在答辩前认真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并写出毕业论文的学术评语。指导教师应认真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按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因故请假应先布置好任务,请假超过四周者,应及时调整指导教师,并报教务处备案。

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2.毕业论文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必须做到:

1)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2)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其毕业论文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4)严格遵守纪律,毕业论文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超过四分之一以上者,不准参加答辩,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或不按时参加答辩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五、答辩及成绩评定

所有学生通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小组答辩后,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评定。

 

附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表

 

课程

模块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修读要求

备注

 

 

 

学科

专业课

学科综合实验课

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综合实验)

2

5

必修

不少于2学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实验)

2

6

必修

信息系统审计专业模拟(综合实验)

2

6

必修

 

专业综合实验课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1

4

必修

不少于1学分

信息系统开发工具

1

5

必修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

6

必修

企业资源计划

2

7

必修

专业课程内实验

Java程序设计

1

4

必修

 

数据结构

1

3

必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

1

1

必修

 

信息系统审计

1

7

必修

 

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

1

7

必修

 

数据采集与审计

1

5

必修

 

计算机网络

1

5

选修

 

C语言程序综合实践

2

2

选修

 

信息资源管理

1

5

选修

 

Oracle数据库

1

5

选修

 

自选

课程

开放类实验

实验项目1

 

 

选修

 

实验项目2

 

 

选修

 

……

 

 

选修

 

……

 

 

选修

 

全校公选实验课

公选实验课程1

 

 

选修

 

公选实验课程2

 

 

选修

 

……

 

 

选修

 

……

 

 

选修

 

毕业环节

毕业环节

创业就业教育

1

 

必修

 

学年论文

1

 

必修

毕业实习

2

 

必修

毕业论文

4

 

必修

合计

30